如何持续提升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返工率,后面怎么说)

产品是需要不断更新、迭代的,如何在产品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过程中保持质量稳定提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篇文章作者将从产品本身、内部和外部三个方面分析该如何不断的提高产品质量,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公司在产品迭代、发展过程中,如何持续提升产品质量?

按照「螺旋发展理论」分解,分别从产品本身、产品所在内部、产品所在外部三方面着手,分别对应螺旋本身、螺旋的内/外(阴/阳)。

(1个产品为1个螺旋,市场上其他的人事物均也为螺旋)。

一、产品本身

1. 产品设计方案

产品设计方案的好坏直接决定产品质量的好坏。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应当是重设计(重预防)、轻检查。

产品设计方案应当在满足用户需求前提下越简洁越好,特别是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更是如此。

越复杂的产品方案、技术方案,将带来高复杂度的测试方法、测试步骤;会有更多的异常流程分支;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更会互相影响;需要的检查测试时间越长、投入的成本越高;进而导致整个产品的质量不高。

尤其要警惕想要通过一套方案解决所有问题的想法。每个方案的落地都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产品经理如何设计、构想,和客户会不会用、怎么使用没有强关联关系。

世界是变化无常的、人也是变化无常的、就连计算机也是不完全可靠的,在做产品方案设计时,往往只能尽量做到相对更加合理、更加简洁、更加可靠。

产品设计方案中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需要符合市场规律,一定是多少钱买多好的东西,但要保证用户的基本功能可用。

我们做每一样产品的目的一定为了创造价值。价值与产品质量标准的高低需要匹配。

2. 产品质量目标

产品质量目标细分为7个维度:功能、用户体验、性能、安全、灾备、更新、维护。

产品质量目标的设定,需要结合产品的目标而定;根据产品的使用场景、用户群体、使用频率等综合设定;且需要根据资源、时间要求对目标进行平衡。

需要在适当的时期、适当的产品阶段设定适当的质量目标,并非质量目标越高越好。过高的质量目标会导致成本的大幅增加,过低的质量目标则会损失信誉、丢失用户。

二、内部

1. 架构设计

架构设计间接且深远地影响产品质量,分为2个维度来考量:

如果客户对产品质量敏感,要求高,且需要迅速改进的,需要以最贴近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架构,使可以快速响应客户、解决问题,进而赢得客户。

如果客户对产品质量不敏感,改进速度较低的,则可以以产品本身设计制造为导向架构。如此通过内部迭代不断提升产品固有质量,提升内部效率。

在设计架构时,需充分考虑各岗位、各部门之间对产品质量的问责问题。各部门各岗位间需要相互钳制,界面清晰。

不可将产品质量问题放在一个部门里全部管完以至于外部部门无从知晓此产品的真实质量情况。

因为质量数据可以伪造,部分人跨部门汇报时会报喜不报忧,进而堆积问题,进而遗失客户,进而整个公司整个团队利益受损。此乃人性使然。

2. 绩效设计

在设计绩效时,需充分考虑产品质量相关的考核指标,制定合适的奖惩措施。

主要重奖轻罚,要将事情往好了做,把人往好了想,把方向往好的地方引,把螺旋往上推。

持续不断地,积微见著,定有成效。

3. 团队氛围

团队整体对产品质量的态度、重视程度,会影响新加入团队的,以及已经在团队内的其他人员。

只有每日不厌其烦地对产品质量的宣讲、反复强调;并不断在很小的质量问题上下细功夫,在较大的质量问题上下重功夫,让每个人都看到当团队遇到类似质量问题时是如何思考、选择、处理的,那么他们在遇到同样问题时,大概率会往着更好的方向做。

氛围即为团队的一股气,要将团队的这股气始终不断地往上引导,要给他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每个人看得着摸得到。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具有强迫症人格性质的者,但切忌上纲上线,有问题解决问题即可。

4. 资源

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毫无疑问是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各种资源才可以持续。这一切的基础是资源,是资本。

分为资金资源、人力资源:

1)资金资源

或团队需要做好质量管控预算,在时间维度、产品维度、项目维度、人员维度上分别计算可投入多少资金资源。需要综合其他预算一起看,需要在保持的健康发展的前提下。

2)人力资源

的事务是由每个岗位的员工完成的,产品质量的提升亦是如此,和资金资源类似,需要提前从各维度上做好预算。

除此之外需要做好内外部人员协调,保证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投入相应的产品质量提升事务。

在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谈产品质量提升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管理者不应当无限压榨现有人力资源,因为它是饮鸩止渴不可持续,它会使1个单位的人力资源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降为0.5/0.4个人力资源,直到变为0。

管理者更应当考虑的是在现有人力资源基础上,制定合适的产品质量目标、合适的产品迭代计划,集中精力攻专项。

5. 研发过程

在研发、测试过程中的过程控制也非常重要不可或缺。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好研发方案的设计、论证、评审,测试用例的设计、论证、评审。

测试用例需要覆盖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比如研发过程中的测试用例、各个模块接口对接处的测试用例、发布后的测试用例、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测试用例、异常流程时的测试用例等等。

要确保产品需求在各方之间的理解一致;要做好各阶段、各岗位人员对测试用例、测试方案的坚决落地执行;要做到对产品上线、发布、交付时对合格的测试报告严格把关。

在此阶段管理者需要做好过程管理,做好报告留痕。

三、外部

1. 用户广泛参与

成熟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离不开用户的广泛参与。用户广泛参与的意义在于样本大,发现的问题足够多样。例如大用户量可以充分测试产品的稳定性、安全性。可以充分测试产品在某些具体点上的承载力。

用户广泛参与的方式有:埋点、产品远程监控、产品运行日志收集。

需要在各方面去下意识地培育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认知。每一样事物的高低都是人为通过与其他事物的比较来产生定义的,要慢慢地去学会如何引导人们形成对我们产品销售更有利的认知。

2. 用户深度参与

可以邀请用户深度参与产品体验、测试。

让用户提产品意见,或贴近用户身边,去观察用户的整个使用过程,对用户进行专题访谈。

3. 市场与社会环境

时刻关注市场中已有的类似竞品对产品质量的普遍标准、要求。

时刻关注监管部门对产品质量的标准要求。时刻关注用户对此产品认知程度的变化。

关注公众号「螺旋发展模型」了解更多。

本文由 @波叔爱这世界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上一篇 2023年06月10日
下一篇 2023年06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