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有关于长城的介绍资料基本现状”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有关于长城的介绍资料基本现状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万里长城的基本介绍:万里长城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着一道绵延起伏、气势雄伟、长达一万多里的长墙。这就是被视为世界建筑史上一大奇迹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它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2、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尝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3、准确地说,长城不只有一座。在两千多年间,各代王朝在中国的北方修建了许多座长城。其中,最新的而且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于中国明代(1368-1644)。
4、明长城是一座结构庞大复杂的边防堡垒,绵延6700公里。它是世界最伟大的人工奇迹。
5、明长城翻山越岭,蜿蜒迂回于崇山之间。看见它人们不由肃然起敬,感叹在如此险峻的地方使用数量如此众多而且巨大的建筑材料。长城见证了古代中原农业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间剑拔弩张的激烈对抗。
6、明代长城是人类历史上耗费人力最巨,时间最久,物资最多的建筑。这使它成为一件最大的历史文物。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保护长城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
7、长城位于北京的八达岭(西北方)。特点是大、长、历史远久。它是被秦始皇下令做成的,死了很多被俘虏的民工。
8、越过辽宁省.甘肃省.山西省,陕西省.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数千年来,立经风雪,立尽苍山.完好无损.
9、万里长城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着一道绵延起伏、气势雄伟、长达一万多里的长墙。这就是被视为世界建筑史上一大奇迹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它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10、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尝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11、准确地说,长城不只有一座。在两千多年间,各代王朝在中国的北方修建了许多座长城。其中,最新的而且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于中国明代(1368-1644)。
12、明长城是一座结构庞大复杂的边防堡垒,绵延6700公里。它是世界最伟大的人工奇迹。
13、明长城翻山越岭,蜿蜒迂回于崇山之间。看见它人们不由肃然起敬,感叹在如此险峻的地方使用数量如此众多而且巨大的建筑材料。长城见证了古代中原农业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间剑拔弩张的激烈对抗。
14、明代长城是人类历史上耗费人力最巨,时间最久,物资最多的建筑。这使它成为一件最大的历史文物。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保护长城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
15、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长城。
16、万里长城的修筑,工程量,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始皇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除运土、运砖可以用毛驴、山羊能爬山的牲畜外,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见,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
17、万里长城的工程量,据粗略估计,仅以明朝修筑为例,若将其砖石、土方用修筑一道厚1米、高5米的大墙,可环绕地球一周有余。如果用来铺筑一条宽5米、厚35厘米的马路,那就能绕地球三四周了。如果把所有朝代所修的总计10万里来计算,则这道长墙可绕地球十几周,这条马路,可绕地球三四十周。
18、万里长城的修筑原因:秦赵燕为何要在北边修筑长城,这要从战国时期的形势说起。战国时期,是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诸夏文化与秦、楚、吴、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统一的趋向日益强烈。当时进行封建改革的魏、赵、韩、楚、齐、秦、燕七国强盛之后,进行兼并战争,谋求以武力统一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陕北、晋北、冀北和内蒙古草原上的
19、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长城少数民族主要是匈奴也强大起来,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境。秦国之北,有义渠,又北为匈奴;赵国西北有林胡、楼烦,北有襜褴、匈奴;燕国北界有东胡。自战国中期以来,他们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地区。由于他们善于骑射,长于野战,采取突然袭击,来去飘忽,难于捉摸,显示出很强的战斗力。而秦、赵、燕在战国中期的作战部队主要是步兵和战车,穿着宽衣大袖的服装,行动迟缓,日行30——50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东胡的袭击和掳掠。这不仅使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大大影响了三国的统一事业。针对这种被动局面,三国便先后进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筑长城。
20、秦国自商鞅开始变法,推行富国强兵。军队逐渐改变成步兵和骑兵,并以军功论赏和升迁,因此军队的战斗力增强,所向无敌。惠文王六年(前332)和十年,先后大败魏国,夺取魏西河郡(今陕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陕西东北部)地。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陇西、北地、上郡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并派军驻守。
21、赵国于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始改革兵制,行胡服骑射。自此兵力遂强。二十年,武灵王西略林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降服,才班师而归。二十六年(前300),破中山,攘地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云中、九原(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至乌加河地区)。于是,下令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乌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内蒙古乌加河),而置代郡、雁门、云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掳掠。为了专门经营西北,次年,他让位于其子惠文王何,自号主父。惠文王二年(前297),主父出代,至西河(今山西、内蒙古间之黄河),破楼烦王而致其兵。
22、燕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一个,南临强齐与新起的赵国,北逼于东胡。直到燕昭王即位(前311)以后,发愤图强,招纳各国贤能之士,实行改革,燕国才强盛起来。其时东胡强大,经常南掠燕国北部地区。燕君为了保持北部的安宁,被迫向东胡王媾和,而以大将为人质。昭王时,秦开质于东胡,他智勇双全,东胡王甚信之,因此行动自由,得以了解东胡南部的山川险要、布防情况与军队的活动规律。归国之后,即率大军袭击东胡,大破之,东胡却地千余里。又“度辽东而攻朝鲜”拓地至浿水(今朝鲜清川江)。于是,“燕亦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康保县与内蒙古太仆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收集长城的全部资料
万里长城——伟大的军事工程
一、长城的出现和万里长城的修建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频繁、激烈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军事筑城技术广泛发展起来。各诸侯国为了防御邻国的突然袭击,常常在自己的边境上修筑一些关、塞、亭、障等守备设施,后来又进一步把关、塞、亭、障用城墙连接起来,或把大河堤防加以扩建,便出现了所谓长城。我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长城是楚国的方城,约建于公元前7世纪,位于今湖北竹山至今河南泌阳一带。到战国初期和中期,随着兼并战争的加剧,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各主要诸侯国都纷纷筑起互防长城。今山东境内,有齐国修筑的西起平阴(今平阴东北)东连琅邪(今胶南南)海滨的长城。今陕西东部,有秦国沿洛水西岸修筑的“堑洛”长城;有魏国沿洛水东岸修筑的河西长城。今河南中部,有魏国修筑的河外长城;有郑、韩两国相继修筑的郑韩长城。今河北境内,有燕国沿易水北岸修筑的易水长城;有赵国在今临漳、磁县一带修筑的漳滏长城;还有中山国在今河北、山西交界一带修筑的中山长城。除这些内地诸侯互防长城外,在战国中后期,由于匈奴、东胡、林胡、楼烦等游牧部族的日益强大和南下,秦、赵、燕三国都修筑了规模颇为巨大的边地长城。其中,秦国的边地长城建于昭王灭义渠之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沿洮水东岸北上至狄道(今甘肃临洮),转向东南至今甘肃渭源,向东北越六盘山,经今宁夏固原、甘肃环县、陕西吴旗,至今陕西安塞境内分为两支:一支向东,经今绥德北上,止于秦的上郡治所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一支向东北,经今陕西横山、榆林、神木,达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十二连城附近黄河岸边。赵国的边地长城建于武灵王破林胡之后,筑有阴山南北两道长城:阴山南长城,西起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经今包头市北沿乌拉山下及大青山南坂而东,经今呼和浩特市北,东至今卓资;阴山北长城,西起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由今乌加河以北向东,直达呼和浩特市西北。燕国的边地长城建于秦开破东胡之后,西起今河北怀安西北,向东北至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南,再向东经今河北围场、内蒙古赤峰市南、辽宁阜新市北、开原县东南,转而南下,达于(氵贝)水(今朝鲜清川江)入海处。这就是秦统一前内地长城及边地长城的分布概况1。
秦始皇统一中原后,一方面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2,以利国家的统一,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另一方面,出于抵抗匈奴、加强国防的需要,不仅没有拆毁边地长城,而且在上述秦、赵、燕王国边地长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大规模地加以修葺、连接和增筑,遂出现了我国历史上闻名古今中外的秦代万里长城。
秦代万里长城的修建,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共12年之久。第一阶段,由秦始皇二十六年至三十二年(前221——前215年)。这时刚刚平灭六国,国内正紧张地进行一系列改革和推行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对匈奴采取的是战略防御方针。在这一阶段中,为了确保边境的安全和为下一步对匈奴实施战略反击做准备,重点维修了原秦、赵、燕三国的边地长城,并新筑若干部分,以使其互相连接。《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载:“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这段史料既指出了秦初的边界,也指出了秦初长城的走向、维修与新筑的段落和开始修建长城的时间。自战国中后期起,中原各诸侯国与北方游牧族相邻,无不筑长城以为界,边界所至之处,亦即长城所建之处。秦代更是如此。所谓“并阴山至辽东”,正如唐人张守节《正义》所云:“从河傍阴山,东至辽东,筑长城为北界。”也就是说,秦灭六国的当年即开始了维修和新筑长城的工程,这里维修的是原赵国的阴山南长城(阴山北长城此时尚为匈奴所控制)和燕国的边地长城,并新筑二者之间的段落,使其互相连接。所谓“北据河北塞”,指的是原秦国边地长城的东端和赵国阴山南长城西端之间的一段黄河,这一段从前无人筑城,现在通过筑城立塞,从而把秦、赵长城连接起来。所谓“西亚临洮、羌中”,就是指在维修原秦国边地长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延伸到羌中。羌中指的是羌人聚居地,遍于今青海湖以东各处,这里所指为今甘肃永靖、兰州一带,亦即新筑自狄道沿洮水向西北与黄河相连的长城。所谓“东至海暨朝鲜”,就是指秦界东临大海,其东北边境把原燕国的边地长城加以延伸,直到秦代辽东郡的东南端3。这就是秦初第一阶段维修和新筑长城的全部工程。过去,人们往往认为秦代修建万里长城开始的时间是秦始皇三十三年4,即蒙恬击败匈奴、收复河南地以后,或认为开始于秦始皇三十年5。上述史料表明开始的时间是秦始皇二十六年,而且《史记·蒙恬列传》说:“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秋,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江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这段记载表明,修建万里长城的工作是在蒙恬的主持领导下进行的,蒙恬为了击匈奴、筑长城,前后共“暴师于外十余年”。而蒙恬开始击匈奴的时间是秦始皇三十二年,到秦始皇三十七年蒙恬被秦二世赐死,首尾不过6年,是远不足“十余年”的。事实是,蒙恬自秦始皇二十六年破齐之后,遂即开始率兵屯边、防御匈奴,兼筑长城,经过长期准备,而后才出兵反击匈奴,击败匈奴后又进一步修筑长城,所以才“暴师于外十余年”。但是,由于第一阶段的重点任务是维修旧长城,新筑部分不多,工程量不大,主要是由蒙恬所率部队和沿边郡县军民完成的,没有大规模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而史书上对这段情况的反映比较少。
第二阶段,自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七年(前214——前210年)。这时形势已发生巨大变化,秦始皇巩固内部的工作已经完成,边地长城的修缮已基本结束,边防已经巩固,对匈奴作战的各项准备皆已就绪,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并取得重大胜利。秦始皇三十二年,蒙恬大败匈奴军,一举收复河南;次年又渡过黄河,攻占高阙,控制了阳山、北假一带,从而使秦代的边境向北推进很远。为了巩固新占领的地区,于是开始第二阶段修建长城的工作。第二阶段的任务共有两项。一是“自榆中(今甘肃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6。也就是从今天的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一带开始,同第一阶段由狄道沿洮水向西北延伸的长城相连,沿黄河而东,直到与阴山相连,即与原赵国阴山南长城的西端相连,并在沿河岸边修建44座城塞,建立44县,从而加强沿河的防御,二是在高阙、阳山、北假一带“筑亭障以逐戎人”7。也就是重新修复赵武灵王时所建的阴山北长城,并自高阙向西南延伸很长一段,直至与当时的流沙(今巴丹吉林沙漠、滕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的总称)连接;向东与原赵国阴山南长城会合后,于今内蒙卓资一带转向东北,逶迤于今内蒙商都县北、化德县南、河北康保县南,在今内蒙太仆寺旗一带与原燕国的长城相连。这两项任务都是以新筑为主,包括修复赵武灵王的阴山北长城,由于匈奴的长期破坏,亦和新筑相仿。加之地形复杂,多行于崇山峻岭之中,因而任务十分艰巨,仅靠蒙恬所率部队和沿边郡县的军民是难以完成的,遂大规模地动用了内地的人力和物力。《淮南子·人间训》说:“秦皇挟录图,见其传曰:‘亡秦者胡也。’因发卒五十万,使蒙公、杨翁子将,筑修城,西属流沙,北击辽水,东结朝鲜,中国内郡挽车而饷之。”司马迁曾亲身游历秦代长城,他在《史记·蒙恬列传》的结语中说;“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水经·河水注》中引杨泉《物理论》说:“始皇使蒙恬筑长城,死者相属,民歌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哺,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掌柱’”。据估算,当时投入筑长城的部队约50万,民夫约50万,总人力不下100万。由此可知,秦代劳动人民为了修建万里长城,不知付出多少牺牲和巨大的代价!
关于长城的历史资料
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期中陕西省是中国长城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境内长城长度达1838千米 。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为了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方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了“诸侯互防长城”用以自卫。
其中,秦、赵、燕三国和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邻,在修筑诸侯互防长城同时,又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长城”,以后历代君主几乎都加固增修。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千米到1000—2000千米不等。
为了与后来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区别,史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扩展资料:
从现存于莱芜、泰山等地的遗迹来看,齐长城的结构,主要有土筑和石砌两种。凡高崖陡壁难以攀登处,仅用石块砌筑起宽2米左右的矮石墙或干脆借助山势不设城,每遇 沟壑,则用巨石构筑,宽近7米,石块多系毛石,未加工成条石或方石,未用灰浆凝固,但 结构十分讲究。
一般地段,则为土石结合。其基础由粗加工的大小石块砌成,宽达8米至 12米。上面夯土起筑,每层厚约10至15厘米,整齐划一,层次分明,夯窝均匀, 清晰可辨。土里曾掺有盐水。
有些地段的城墙,有腐朽木头痕迹,可能当年在 墙中间有圆木以加大拉力,保持平衡。整个齐长城,南面陡峭,北面平缓。北坡每隔5米到10 米置乱石一堆,大者如磨盘,小者若米碓,是当年为守城御敌所备之擂石。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
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
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
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
同时,长城于1987年12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民族的脊梁在消亡!长城急需保护!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
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是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
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
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
它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
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总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
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
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
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
长城的总长度为88518000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4239.662米,堑壕和天然形成长度为25942342.265米。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32万米以上。
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
长城国画—谭翃晶作品(8张)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
它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
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
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伟大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长城在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 (I) (II) (III) (IV) (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编号:200-001 )。
我国北方的长城,开始于战国秦、赵、燕三国。
修筑原因
秦赵燕为何要在北边修筑长城,这要从战国时期的形势说起。
战国时期,是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诸夏文化与秦、楚、吴、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统一的趋向日益强烈。
当时进行封建改革的魏、赵、韩、楚、齐、秦、燕七国强盛之后,进行兼并战争,谋求以武力统一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这时,陕北、晋北、冀北和内蒙古草原上的 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长城
少数民族主要是匈奴也强大起来,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境。
秦国之北,有义渠,又北为匈奴;赵国西北有林胡、楼烦,北有襜褴、匈奴;燕国北界有东胡。
自战国中期以来,他们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地区。
由于他们善于骑射,长于野战,采取突然袭击,来去飘忽,难于捉摸,显示出很强的战斗力。
而秦、赵、燕在战国中期的作战部队主要是步兵和战车,穿着宽衣大袖的服装,行动迟缓,日行30——50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东胡的袭击和掳掠。
这不仅使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大大影响了三国的统一事业。
针对这种被动局面,三国便先后进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筑长城。
秦国自商鞅开始变法,推行富国强兵。
军队逐渐改变成步兵和骑兵,并以军功论赏和升迁,因此军队的战斗力增强,所向无敌。
惠文王六年(前332)和十年,先后大败魏国,夺取魏西河郡(今陕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陕西东北部)地。
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陇西、北地、上郡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并派军驻守。
赵国于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始改革兵制,行胡服骑射。
自此兵力遂强。
二十年,武灵王西略林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降服,才班师而归。
二十六年(前300),破中山,攘地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云中、九原(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至乌加河地区)。
于是,下令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乌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内蒙古乌加河),而置代郡、雁门、云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掳掠。
为了专门经营西北,次年,他让位于其子惠文王何,自号主父。
惠文王二年(前297),主父出代,至西河(今山西、内蒙古间之黄河),破楼烦王而致其兵。
燕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一个,南临强齐与新起的赵国,北逼于东胡。
直到燕昭王即位(前311)以后,发愤图强,招纳各国贤能之士,实行改革,燕国才强盛起来。
其时东胡强大,经常南掠燕国北部地区。
燕君为了保持北部的安宁,被迫向东胡王媾和,而以大将为人质。
昭王时,秦开质于东胡,他智勇双全,东胡王甚信之,因此行动自由,得以了解东胡南部的山川险要、布防情况与军队的活动规律。
归国之后,即率大军袭击东胡,大破之,东胡却地千余里。
又“度辽东而攻朝鲜”拓地至浿水(今朝鲜清川江)。
于是,“燕亦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康保县与内蒙古太仆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综上所述,战国时期,秦、赵、燕之所以在北边修筑长城,其目的是为了防御匈奴、东胡等民族的劫掠。
秦赵燕长城价值
战国时期的秦、赵、燕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究竟在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关于它的作用,特别是秦长城和燕长城的作用,历史文献记载几乎没有,赵长城的记载也很少。
这是不是 长城
说,它们没有起什么作用呢?不是。
恰恰相反,正好说明三国修建长城后,匈奴、东胡等没有越过长城南掠,长城在军事防御上起了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昭王时,是秦国疆土扩展最快的时期之一。
假如北面没有修筑长城,秦国就必须要派驻大军把守北方的重要通道和隘口,以阻止强大的匈奴南掠,怎么能够抽调大军不断大败六国的联军、占领六国大片土地呢?可见,秦长城修成后,只需要少量军队驻守,就能阻止匈奴南下了。
如果匈奴大军南下,由于有长城防御,一时不易攻破;而秦都咸阳距此不远,一日一夜或两、三昼夜即可赴救,因此,匈奴不敢南下,自取失败。
总之,自秦昭王筑长城以后,匈奴一直没有南下掳掠,这正说明了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
至于赵长城,由于建筑在阴山(今大青山、乌拉山东南)脚下,多系用土夯筑,质量较差,而又靠近匈奴,因此开始时,常被匈奴大军攻击。
赵国虽然派驻大军防守,主动出城迎战,但是常吃败仗。
赵悼襄王时(前224--前236),赵边防累为匈奴所败,北方吃紧,于是,派大将李牧到长城统领大军防守。
悼襄王给予李牧便宜任免属吏的特权,并将云中、雁门、代郡北部的商业税和田赋作为军费供李牧支配。
李牧将指挥部设在雁门郡北部的长城下,以便东、西照应。
他厚待战士,日杀数牛来改善伙食;他下令军中:“匈奴来掳掠,全体将士立即收牛马羊入保长城,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来侵,由于烽火严紧,事先知道消息,赵国军民便收牲畜入保长城。
匈奴掳掠不到人和牲畜、财物,只好退去。
如此数年,虽未挫败匈奴,但赵军亦无亡失。
匈奴人以及赵国边民,都认为李牧怯懦,赵王也责备李牧;而李牧依然如故。
赵王怒,招牧回朝,以别将代之。
新将采取迎击的战略;匈奴每来,他就率军出击,数败。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将士伤亡很多,北边无法放牧。
赵王没有办法,只好再请李牧出守长城。
李牧称病,杜门不出,不肯应命。
赵王乃强起牧,令牧统兵守卫北方。
李牧对赵王说:“王一定要用我,我仍然采取从前的战略,您同意,我才敢奉命。”赵王只得答应。
李牧至长城,如故约。
数年,匈奴无所得。
然终以李牧为怯。
赵守边将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于是,李牧乃选战车1300辆,精骑13000匹,挑能破敌擒将的百金之士50000人,善射者100000人,训练作战。
练成之后,便大纵畜牧。
长城以北,人畜遍野。
匈奴闻之,便来掳掠。
小入,牧则佯败,以部分人畜委之。
单于大喜,便率倾国人马南下。
李牧事先设下埋伏,张左右翼夹击,大破匈奴10万余骑,单于落荒败走,逃奔北方而去。
此后10余年,匈奴不敢近赵长城。
赵军乘胜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
于是,赵北边宁静,人民安居乐业。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赵长城在军事防御上的巨大作用。
汉初,匈奴乘中原战乱,越过秦蒙恬所筑长城,复与汉以战国秦、赵、燕长城为界。
由于这条长城年久失修,北方守军稀少,因此,强大的匈奴不断进入长城以内掳掠,一直深入到代谷、太原、西河、上郡、北地等郡,汉高祖、惠帝、文帝、景帝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嫁公主给单于为阏氏(即王后),并赐予大量的财物。
但是,就是这样一条破烂不堪的长城,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军事防御作用如果不是匈奴大军,一般不能进入长城掳掠。
其次,如果守将得力,纵有匈奴大军,也进不了长城。
程不识也是守长城的名将,与李广齐名,他治军很严,随时防御匈奴突袭,匈奴也不敢来犯,也说明战国长城起了一定作用。
其后卫青、霍去病、公孙贺、公孙敖等出击匈奴,均以赵、秦长城为进攻退守的主要据点。
这表明,直到西汉前期,战国秦、赵、燕长城仍在发挥军事防御作用,虽然它的防御能力已大不如战国时期了。
直到汉武帝把匈奴赶到漠北以后,修复蒙恬所筑秦长城和修建外长城,这条战国秦、赵、燕长城才被放弃,它的军事防御作用也才随之终结。
历史与现实价值
战国秦、赵、燕长城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首先,它表明,只有修筑长城,加上一定数量的驻军,才能限制游牧民族的快速机动能力,防止北方游牧民族骑兵闪电式的袭击。
没有长城,即使有大量的步兵和骑兵,仍然是防御不了的。
战国时代的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因为长城是有效的军事防御工程,因而后来为秦始皇所采用。
秦始皇在驱逐匈奴到漠北以后,下令蒙恬立即修筑新的长城。
其次,战国秦、赵、燕所筑的长城,是相当科学的,它基本上是利用山川形势险要而建,在山口与平原地区,都建筑高厚的城墙,截断匈奴、东胡骑兵进出之路。
除了长城之外,内外制高点还建有烽火台,进行侦察敌情和传递消息,让长城上的驻军作好准备;在交通路口和谷口,都建筑障城,派军驻守,以加强长城的防御能力。
在长城以内,每隔一段距离,都修建驻军的大城,并设有迅速传递消息的通讯网,以便统一指挥和互相支援。
这条三国长城及其烽火台、障、城等配套建筑,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这套军事防御体系是合乎科学的,防卫是有效的。
它为后来的军事防御工程提供了样板。
蒙恬所筑的秦长城,虽然全系新建,但是很明显,他是在参照战国秦、赵、燕长城建筑的基础上设计的,同时进行了取长补短。
例如,他利用山川地形,因其险阻建城筑障。
他把长城建于高山之上,尽量利用山脊、峰峦为城,使匈奴骑兵无法越过;尽量利用河流作屏障,尽量把长城建于河流之北,使敌人得不到水源。
在丘陵、平原,则筑成高大城墙,或用土石夹筑,或用土夯筑,而把各段长城联结成一条气势雄伟、隔断南北的巨龙。
秦长城的烽火台,较三国长城有了改进,都建于长城外开阔的山上,而且根据地形,每隔10里、20里、30里就有一座。
障城也有改进,在交通路口或谷口,都修建南北两座障城。
驻大部队的城,都建在长城之南,并与长城紧紧相连。
可以说,秦长城建筑体系的高度科学性,是战国秦、赵、燕长城建筑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最后,战国秦、赵、燕长城的历史价值,不仅表现了22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而且显示了当时中国人民的高度智慧、不怕苦的精神、高超的军事科学水平、高度的科学文化。
关于“有关于长城的介绍资料基本现状”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